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五十条规定,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,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。若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,即构成违法行为。具体违法期限的界定,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。

通常情况下,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。若用人单位超过约定支付日期30天仍未发放工资,即视为拖欠工资,劳动者可依法维权。部分地方性法规可能对期限有更严格规定,例如某些地区将15天未支付视为拖欠。
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包括补发工资、支付赔偿金等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八十五条规定,逾期不支付的,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额50%至100%的标准加付赔偿金。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、诉讼等途径主张权利。
维权时,劳动者需保留劳动合同、工资条、考勤记录等证据。先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催告,若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。仲裁时效为一年,从拖欠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。
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,建议及时行动,避免因拖延导致证据灭失或超过时效。法律为劳动者提供了多种救济渠道,合理运用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