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班费怎么计算才合法
根据《劳动法》规定,加班费的计算基础是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。工作日加班按不低于工资的150%支付,休息日加班按200%支付,法定节假日加班则需支付300%。企业不能以调休代替法定节假日加班费,否则构成违法。

确定加班工资基数时,双方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,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若合同未明确,通常以劳动者上月实际工资的平均值为准,包含基本工资、津贴和奖金等。企业单方面降低基数属于违法行为。
综合计算工时制下,加班费按周期内总工作时间是否超过法定标准来核定。例如,月标准工时为166.64小时,超出部分按150%支付。不定时工作制通常不适用加班费规定,但地方性法规可能有特殊要求。
常见争议包括加班事实认定和自愿加班问题。劳动者需保留考勤记录、加班通知等证据。企业要求员工“自愿加班”却不支付费用,仍可能被认定为变相强制加班,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合规支付加班费既能保障员工权益,也能降低企业用工风险。建议定期核查工资结构,确保符合最新劳动法规,同时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合法有效的加班管理制度。